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廣州國際生物島全新碧道“會呼吸”!串聯島上最好的風景和產業

                                                                          • 時間:2020-05-15
                                                                          • 字號:A+AA-

                                                                          南都訊  

                                                                              清明春雨后,廣州國際生物島清新寧靜,更顯綠意盎然。一條全新升級的6.6公里環島碧道濱水而建,在樹叢里“肆意”穿梭,成為附近上班族休閑跑步的好去處。腳下是“會呼吸”的海綿綠地,身邊是“會循環”的生態水廊,沿途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讓剛結束第一次試跑的“跑友”黃小姐喘著氣都要稱贊,“環境很漂亮,太喜歡這里了!”


                                                                          廣州國際生物島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近日,廣州市黃埔區完成生物島碧道示范段建設,率先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6條重點碧道示范段建設工作的部署。升級后的環島碧道全長6.6公里(含2公里室外全塑膠緩跑徑),充分利用生物島濱水優勢,融入“海綿城市”“循環經濟”等生態環保理念,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享的生態空間,用繡花功夫打造出一條充滿活力的廣州國際生物島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一座“會呼吸”“有生命”的生物島

                                                                              4月7日上午,清明小長假剛結束,雨水也停了。南都記者來到廣州國際生物島,步行在江邊碧道上,清風拂面,腳下是顏色鮮艷的瀝青路,隨處可見具有生物高科技元素的小景,既可以欣賞濱江濕地、園林景觀,又可以遠眺鱗次櫛比的現代化新城。

                                                                              “碧道串聯了島上最好的山水、產業和人文景觀,讓生物島更具生命活力,希望能給在這里工作的人們帶來‘慢生活’的幸福感?!秉S埔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桂紅艷說。


                                                                          廣州國際生物島生態海綿濱水廊道。

                                                                              作為廣州市6條重點碧道示范段之一,生物島碧道建設結合自身親水性的自然屬性和生物醫藥高科技的產業特色,立足打造“島、水、天、樹、花”的自然格局,在原有較好的“綠道”基礎上,構建濱水道、緩跑道、騎行道和游憩帶“三道一帶”空間,串聯起水墨園、攬勝園、疊翠園、陳氏大宗祠、啟德威爾登酒店、高級人才公寓、官洲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及8個濱水廣場。沿線還增設了生物科普節點,提升了碧道的趣味性,豐富了游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色彩鮮艷的步道采用了具有“海綿”特性的鋪裝材料,不僅滲水、抗壓、耐磨、防滑性能好,還能吸音減噪,環保美觀且舒適易維護,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讓城市路面不再發熱。

                                                                              “碧道讓生物島成為一座‘會呼吸’、有生命活力的小島?!惫鸺t艷介紹,生物島碧道建設引入海綿城市、水生態、水文化的原理和理念,結合島內現狀及地形和排水系統特點,修建多處雨水花園、下沉綠地,增添用草皮、卵石鋪設的生態邊溝等,便于雨水的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實現大雨不積水,小雨不濕腳?!?/span>

                                                                          一條“最生態”“會循環”的碧道

                                                                              水墨園是生物島的標識性景點之一,綠樹紅花倒映湖面,魚翔淺底,夕陽下波光粼粼,猶如一幅水墨畫?!斑@里的水都是島上收集的污水處理后,再通過對碧道的微改造直接送過來的?!惫鸺t艷說。在生物島的西南端是一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廠,所有污水處理設備和構筑物都在地下,再生水廠采用先進的膜處理工藝,將島上污水進行全收集和深度處理,處理后的再生水用于綠化和道路沖洗,日處理能力達1萬噸。桂紅艷稱,處理后的再生水水質可接近地標四類水標準。

                                                                              本次對碧道的升級改造,將再生水廠和島上東北端的水墨園進行有機聯接,對原有環島路市政中水管網進行微改造,打通污水處理廠至水墨園濕地的生態補水通道,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堤岸安全和防洪能力,黃埔區通過對生物島進行堤防改建,新建具有嶺南特色的花崗巖欄桿,更新濱水道排水系統,全面提升生物島防洪潮能力,可抵御五年一遇洪潮水位,從根本上解決漲潮導致的管養保潔問題。

                                                                          推進黃埔“三脈一灣”碧道建設

                                                                              據了解,從2019年底開始,黃埔區在生物島原有“綠道”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生物島碧道示范段項目建設,期間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繡花功夫、工匠精神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率先完成項目建設。

                                                                              下一步,黃埔區將依托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黃埔臨港經濟區四個重大戰略性創新發展平臺,以“科城綠脈”“河谷香雪”“鳳凰明珠”和“碧灣古港”為主題,重點推進黃埔“三脈一灣”碧道建設,確保優質高效完成省市部署的近期2020年36.7公里、中期2025年127公里的碧道建設任務,切實把水環境提升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等有機結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_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_草莓视频app成年免费下载_国产精品开放小视频